端午节的诗
发表时间:2025-06-07端午节的诗(汇总十篇)。
端午节的诗 篇1
上联:青粽嘉旬称益智;
下联:赤符灵术善驱邪。
上联:千载招魂悲楚仕;
下联:万人抚卷叹离骚。
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
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上联:节启朱明,榴图献瑞;
下联: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汨罗沉没一流恨;
下联:湘楚长怀千古羞。
上联:难得钟情 两遭流放离骚赋;
下联:惟怀义胆 一佐报国厄运横。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竞夺;
下联: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端午池莲花解语;
下联:夏晨岸柳鸟能言。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我为他哭屈落水;
下联:他为我辈壮升天。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 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 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端午节灯谜
1、小米成点心,需乞求二字 端午节习俗
2、日出日中和日落 四字时间用语
3、笙箫笛管过端午 语文名词
4、端午已演变,重点吃粽子 党史人物
5、人生岂为己,终需立得正 传统节日
6、出个主意度端午 4字常言一
7、马头栓在竹杆上 民间节日
8、清明木兰开,直到端午谢 花卉名
9、“端午偏逢风雨狂” 4字常言
10、高俅最后投谁去,好运一来终升迁 节名
答案:
1、吃粽子
2、端午晚上
3、多音节
4、李宗仁
5、端午
6、有点过节
7、端午节
8、节节花
9、有点过节
10、端午
端午节的诗 篇2
1、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钱琦《竹枝词》
2、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3、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陆游《三峡歌》
4、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许文通《端阳采撷》
5、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刘辰翁《齐天乐》
6、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张榘《念奴娇》
7、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陈子龙《五日》
8、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卢肇《竞渡诗》
9、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梅黄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红怨暮。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吴文英《杏花天》
10、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黄公绍《潇湘神》
11、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2、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周紫芝《永遇乐》
13、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郭应祥《传言玉女》
14、萱草榴花,画堂永书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张孝祥《点绛唇》
15、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渊明权停种秫,遍人间,暂学屈原醒。——罗志仁《木兰花慢》
16、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7、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
18、屈原何伤悲,生离情独哀。知命虽无忧,仓卒意低回。叹气从中发,洒泪随襟颓。——潘尼《送卢弋阳景宣诗》
19、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姜夔《诉衷情》
20、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王充《满江红》
21、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
22、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
23、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2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25、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2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27、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王迈《念奴娇》
28、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刘禹锡《竞渡曲》
29、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30、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黄公绍《潇湘神》
端午节的诗 篇3
1、《听九座钝庵禅师端午日外堂说法诗》
宋朝·王迈
人在尘中醉玉蒲,师於瓶里泻醍醐。
传来双径清香远,唤起丛森病骨苏。
炳炳毫光争日月,琅琅舌本有江湖。
他年泉下相逢处,解得龙山旧事无。
2、《游熙六年端午帖子词·皇帝合六首·避暑深宫消永昼》
宋朝·崔敦诗
避暑深宫消永昼,函风广殿起凉秋。
宸心未惬高明适,志在山东二百州。
3、《松坎驿端午》
明朝·江源
五月双旌度夜郎,又从山驿过端阳。
青螺丹荔思吾土,野艾溪蒲非故乡。
旅邸有诗酬令节,官厨无粽疗饥肠。
日长清坐成寥落,满耳鹃声漫自伤。
4、《端午》
宋朝·陈宓
雨淬菖蒲剑,云荣角黍丝。
光阴惊老大,节物媚童儿。
谗口千年恨,怀贤一日思。
兰蒿无好丑,采系用逄时。
5、《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三首·管领神仙侣》
宋朝·范成大
管领神仙侣,追陪山长家。
往来惟意适,歌舞对年华。
端午节的诗 篇4
端午
无非是多了一天假日
在西北偏僻的小镇,叫端午无非是多了市场的叫卖
在举国传统文化的大餐,叫米糕
我们对节日的意义知之甚少,二千七百年历史结晶的海盐
我们对夫子的理解微乎其微,呜呼的`哀叹演绎成通俗白话
无非是泛泛的臧否时事,街头巷尾,饭后茶余俗子挥舞的紧箍咒不念美猴王,念取经的和尚无非是卸妆后素颜朝天,才能坦然面对交错的航线无非是红歌嘹亮的海泱泱,淹没事无巨细所谓的规则
夫子,你自汨罗而来,春秋战国的阴谋如何更迭演变香草深处,浊的还是被清的看见,显露与生俱来的原型……
想象,无非是水乡龙舟此起彼伏的号子呼号正气长存无非是父老乡亲揉一把艾草,包一口肉粽,沉降而下江南烟雨蒙蒙,五更不歇,缅怀鱼虾追随的瘦削坚骨……
原谅吧,夫子,钙质的吸收依赖充足的阳光和维生素AD传承《离骚》豪迈的歌者,有谁勇于承担先祖些微哀痛?无非像苇草营营苟苟随风摇曳,站在河滩,岸上,傍水而生
冥冥标记自己的海拔和坐标。老来眼前的事比一生的事都重要!
端午节的诗 篇5
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五日(选一)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
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
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
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
可怜江北海西头。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
殷尧藩
今年佳节倍多情,
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
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
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
(唐)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五月五日
(北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
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
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
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
应自照千峰。
乙卯重五诗
(南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
汤显
独写菖蒲竹叶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
舟楫何劳吊屈来。
端午节的诗 篇6
1、《贺新郎端午》
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2、《澡兰香淮安重午》
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3、《端午》
江南靖士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4、《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节的诗 篇7
1、《端午五言三首·杂遝今观渡》
宋朝·刘克庄
杂遝今观渡,依稀昔浴沂。
居人空巷出,几个咏而归。
2、《端午帖子·皇后合五首·槐绿阴初合》
宋朝·欧阳修
槐绿阴初合,榴繁艳欲然。
翠筒传角黍,喜节庆年年。
3、《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衣进含风葛》
宋朝·周必大
衣进含风葛,觞称垂露浆。
更缠长命缕,仍泛引年菖。
4、《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阁·艾叶双人巧》
宋朝·周必大
艾叶双人巧,菖花九节荣。
玉皇膺曼寿,金母共长生。
5、《淳熙八年端午帖子词·太上皇帝合六首·莲叶看龟上》
宋朝·崔敦诗
莲叶看龟上,桐花引凤栖。
圣人千万寿,福禄与天齐。
端午节的诗 篇8
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五月初五是端午,家家户户包粽子,门窗插起艾条草,胳膊系上百锁子。
五月端午吃软米,饭香枣甜喜心中,辨好艾草挂门脸,过夏经秋熏蚊蝇。
五月端午端粽子,九月重阳重镜子,五月编下艾腰子,九月用来熏蚊子。
金锁子、银锁子,不如戴个百锁子。初一,不戴柳,死喽变成大黄狗!初二,不戴艾,死喽变成老太太!初三,不戴百锁,死喽变成黑骡!
打茎(粽)叶、筏茎(粽)的,单五(端午)清晨等不得!坠荷包、穿火蒜,端着蒸米满街转!点雄黄、喝黄酒,掂上敬(粽子)的`到处走!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的诗 篇9
1.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正月十五夜》
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
3.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4.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5.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6.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7.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8.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9.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赵以夫《芰荷香》
10.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1.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12.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来自于陆游《三峡歌》
13.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14.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5.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1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17.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18.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卢肇《竞渡诗》
19.餐菊饮朝露,平生不啜。与龙争角黍,无乃谤湘累。——宋·刘克庄《乙卯端午》其一
20.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21.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来自于张榘《念奴娇》
22.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来自于张榘《念奴娇》
23.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来自于刘禹锡《竞渡曲》
端午节的诗 篇10
1、《端午帖子·皇后合五首·烟含玉树风生细》
宋朝·欧阳修
烟含玉树风生细,日永宫花漏出迟。
深殿未尝知暑气,水精帘拂砌琉璃。
2、《癸巳端午呈李伯高》
宋朝·戴复古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
救人采得三年艾,背世翻成六日蟾。
老境可怜归未得,羁怀长是病相兼。
猛思一醉酬风月,笑撚菖花揭酒帘。
3、《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再兴炎祚抚华戎》
宋朝·周必大
再兴炎祚抚华戎,成就南讹长养功。
仁似薰风来不断,寿如午景恰当中。
4、《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闻道天公近效奇》
宋朝·周必大
闻道天公近效奇,涧松特长万年枝。
蜿蜒正作祥龙舞,移得清阴覆玉墀。
5、《皇后阁端午帖子·迎祥竞献双条达》
宋朝·夏竦
迎祥竞献双条达,续寿初缠五色丝。
共仰斋庄隆内训,永观蕃衍藏仙枝。
-
我们精彩推荐端午节的诗专题,静候访问专题:端午节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