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句子

欢迎来到唯美句子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发表时间:2025-05-16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热门15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业种植人员个人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篇1

硕果累累的一年即将过去,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办各条线上奋战的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围绕“扶持特色农业,加大基础投入,抓好防台抗旱,稳定粮食产量,促进和谐稳定”的工作重点,我们做好了一项又一项的工作,渡过了一个接一个的难关。回顾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农业综合开发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经过我们努力,20xx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于今年9月全部完工,共投入建设资金534万元,完成渠道施工22.92公里,建造桥梁6座;完成农业工程11.49公里;林网植树5000株;完成科技培训1120人次,水稻制种示范推广250亩。该项目完成了全部的计划建设任务,工程质量到达设计要求,等级优良,使本镇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xx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预算总投资432万元,其中踏勘、设计、招投标阶段的工作已完成,进入施工阶段。

二、林业工作

1.林业种植。造林525亩,包括桔子、油料类等植物;农田林网2公里;生物隔离带造林1公里;退耕还林520亩。

2.特色农产品生产。今年桔子产量较去年增加10%,产量到达1300万斤,产值650万元。其他农产品与去年持平。

3.投入6.5万元,开展好森林防火工作,保证了今年春天未发生一齐火灾。

4.投入2.5万元,清理松线虫病病树14.4万斤,显著减少了松线虫病的发病率。

5.科技推广工作。引进日本新品种袋袋桔并试验推广,种植面积220亩;意大利血橙引进和推广被市科技局评为科技三等奖;生物柴油原料种植基地落户我镇,种植品种为乌桕,种植面积80亩;举办桔子培训班1次,参加人员36人,资料是柑橘生产的科学管理和柑橘的销售形势。

6.按时完成省级森林资源普查工作。

三、农科站工作

1.进行杂交水稻制种、新型栽培技术、春制育苗培训、杂交制种管理培训、早稻后期管理等培训5次,培训天数6天,培训人次150人次,印发各种农技资料400多份,各种专业大户共计获得农业资格证书150本,农忙时下村指导50人次。经过培训,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科学种田水平和生产实践技能,逐步建成了一支新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人才队伍。

2.全年早、晚稻及单季稻种植面积9493亩,产量4306吨,产值690万元;粳稻制种1700亩,产量42.5万斤,产值285万元。在今年受灾严重的情况下,基本完成了计划数。

3.做好农业隔离区工作,隔离区育秧210亩。

4.粮食直补面积9745亩,每亩补贴16.028元,直补总金额156190元。

5.落实农业保险工作。全镇20亩以上种植大户101户参加了农业保险,今年“罗莎”台风使本镇农民遭受了重大损失,经过农业保险理赔,使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6.抓好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作。保护区面积11211亩,各村均落实了职责,禁止基本农田开发成各类建设用地。

四、农经工作

1.完成五百岙、湖头渡、街横、淡溪四村的20xx~20xx年度的财务审计,包括财务收支审核、货币资金管理、重大事项民主程序、承包合同兑现、非生产性开支限额制度等事项的执行情况,规范了各村的财务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不少问题。

2.一年四次村务公开工作。本年度的村务公开工作有了新特色,设定了村务公开检查表,现场填报了各村村务公开的时间、资料、形式、意见箱及不足之处等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构成检查报告并归档。每季度将检查情况反馈给村里,责令其整改。经过努力,今年的村务公开工作在公开栏完备、意见箱设立上大有改善。

3.规范村级财务各项制度。今年的重点是开展账前民主理财工作和制订村级财务制度。经过不断地完善和改善,各村基本上实施了民主理财工作并制订了村级财务制度。

五、农业统计工作

1.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从年初到4月底结束,顺利完成了数据审核、汇总、差错修改、光电录入等阶段,并经过了省级农普办的抽查,获得了市农普办的好评。经过努力,获得省、个人先进各一名,团体市级先进一个。

2.完成春、夏、秋三季度的农业统计报表、畜牧生产报表、及农业统计年报及农经统计年报。

3.完成5‰人口和劳动力抽样调查。

六、水产工作

1.为水产养殖供给技术指导,促进养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据统计,今年养殖基本情况如下:网箱养殖12户,网箱2400只;海带养殖户28户,养殖面积500亩;海水养殖9030亩,产量1600吨,产值2000万元;淡水养殖1200亩,产量500吨,产值500万元;滩涂养殖面积2000亩,产量800吨,产值700万元。

2.建立无公害养殖基地510亩,并经过检查验收。养殖基地有两处:街一村卓志君和上汪村汪龙表两户养殖户。

3.养殖技术培训。我镇组织人员去莼湖参加培训,达100多人次,起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4.宣传检查工作。

a.落实人员检查两家渔药用品店,检查其出售药品是否贴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b.大力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活动,令船主与镇、村签订安全职责状,防止我镇渔民在出海作业、近海养殖和遭遇台风袭击时出现伤亡事故。

5.环境监察。进一步加强对养殖污染、工业污染的监管,减少对海淡水养殖的污染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威胁。

6.配合城建办处理镇垃圾场污水影响500余亩养殖塘事件。经过农办和城建办的共同努力,妥善平息了事态,解决了纠纷。

七、水利工作

1.小流域治理情况:东溪、时溪、松溪、淡溪和松宁河共投资90万元,砌石1850米。东溪、西溪、时溪等溪坑造堰坝7处,共投资8万元。

2.完成王夹岙水库决算验收工作,水库进入运行阶段,成为安全型水库。认真做好东湾、西湾塘施工管理工作,处理好东湾、西湾塘鸭棚拆建工作,巩固了海塘基础设施。积极配合松宁塘管理工作,工程进度已完成60%。

3.投入15万元,修理碶闸2座,新建咸夹2座。

4.投入245万元,修理小型水库5只,新建渠道1500米,修理渠道2000米。

5.三防工作。今夏全镇遭遇了严重的旱情和台风灾害,造成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在困难面前,农办的同志们临危不惧、戮力同心,及时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并启动了灾后重建工作,使受灾户得到适当的补偿,大大降低了灾害造成的不良影响。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抗旱抗台工作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八、农机工作

投入79万元,新购联合收割机4台,中型机耕拖拉机1台。收割早晚稻13000亩,耕作水稻田12500亩,验收管理全镇运输拖拉机56台。认真开展农机安全村工作。

九、畜牧兽医站工作

1.免疫管理。抓好春秋两季免疫工作:做到大户、散户养殖畜禽的免疫率到达100%,并登记造册备案;平时做好免疫补针工作,确保免疫工作没有遗漏。

2.疫情监测。各村设立疫情测报点,时刻注意疫情动态,及时做好病、死畜禽的处理工作,避免病、死畜禽随处乱扔,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3.定期发放消毒药物,传授动物疫病防治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并与规模养殖户签订职责状,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4.做好免疫、存栏、出栏等数据统计。现存栏家畜818头,家禽75580羽;年出栏家畜1200头,年出栏家禽121100羽。

十、其他工作

农民信箱工作注册总数到达402户,其中注册农业大户16户。村级信息员经过网上考试12名,完成比例100%;普通用户经过网上考试240名,完成比例60%,网上发送各种农产品促销信息82条,全部超额完成。

存在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盗窃案件频发,严重破坏农业生产。

二、政府、村对农业设备投入资金较少,对农业增效、农业增收带来影响。

三、咸水养殖塘与水稻种植户纠纷严重,需改善咸淡田块的基础设施。

四、滥用农保田的现象突出。

20xx年工作思路:

一、监督管理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控制性项目的施工,顺利完成扫尾工作。

二、立项、设计总投资600万元淡水湖水库加固维修工程。

三、认真完成王夹岙水库引水到大石坑水库引水工程,总投资150万元。

四、投资50万元对金山脚、娘娘殿等碶闸维修管理工程。

五、争取农业综合开发09年项目,对全镇河道进行治理。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篇2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牧局的精心指导下,我乡全面贯彻落实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乡旱作农业以“扩面积、提质量、求效益”为目标,以推广种植全膜垄侧马铃薯和优质饲草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面完成了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我乡旱作农业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基本情况

我乡辖9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805户,人口10805人。今年县上下达我乡6000亩全膜垄侧马铃薯种植任务,并要求建立一个2000亩示范点,一个1000亩的示范点,一个500亩连片种植示范点。饲草料种植任务2.2万亩(其中小黑麦种植1万亩,其他牧草种植0.8万亩,饲料种植0.4万亩)。

截止4月15日,我乡已完成顶凌覆膜面积8015亩,占任务数的133%,户均覆膜面积达到2.85亩,在村建成了3102亩的马铃薯全膜垄侧栽培集中连片示范点,村1004亩的示范点。村705亩示范点。全乡共种植小黑麦、甜燕麦、豌豆等饲草料面积2.2万亩,其中在村建成千亩优质牧草种植示范点1处。

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完成旱作农业种植任务,乡上成立了由副乡长俞树军任组长,各村分管领导和包村干部及村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两级旱作农业种植工作领导小组,并实行乡领导包村抓点、一般干部包村包户、技术干部包技术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与各村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把旱作农业种植工作作为各村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将任务细化分解到村组,量化到农户,通过全面丈量面积,核实数据,按丈量面积发放地膜,并建档立卡、登记造册,为旱作农业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发动。任务下达后,我乡迅速召开乡重点工作安排会议,特别将旱作农业作为我乡当前工作的中心工作来抓,并制定了《乡20xx年旱作农业项目实施方案》,确定了专门领导,抽调精兵强将,全面推进项目实施。同时组织安排包村干部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算账对比,讲政策,做工作,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旱作农业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是强化技术服务,促进项目实施。项目实施以来,乡上抽调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包村蹲点,全力配合各村开展工作。一是配合各村积极发动群众、规划地块、落实农户和种植面积。二是加强施肥、起垄、覆膜、点种、病虫害防治以及后期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确保种得好,长势好。三是狠抓技术培训,进一步强化旱作区农民科技意识,树立主动抗旱、科学抗旱的理念,使先进的旱作农业综合新技术由被动推广转变为主动应用,使农民成为全膜垄作种植的行家里手。紧紧围绕全膜垄作栽培技术,采取现场培训、播放录像、印发明白册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培训。目前已办培训班20场,现场会45场次,发放明白纸2800张,技术手册1000册,邀请技术人员1人次,共4428人次农户参与不同形式的培训,保证了示范区每户有1人掌握旱作农业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技术的宣传普及率,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是制定补助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针对我乡旱作区群众经济收入水平低、自身投入能力有限的实际,县上每亩给予60元的良种补贴,加大了对旱作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为切实解决群众在农资购买、洋芋籽种短缺、人工覆膜缓慢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调运优良籽种164吨,人畜力起垄机1台,调运地膜48吨,其中;农牧局调运36吨,乡上自筹12吨,为推动栽培种植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实。项目实施以来,得到了县上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与大力支持。相关部门领导多次前来我乡督查指导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种植任务的落实。乡上多次召开会议落实顶凌覆膜工作,包村干部蹲点督促顶凌覆膜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工作进展。

(二)取得的主要经验

一是领导重视是前提。在推广旱作农业的过程中,县上相关部门领导多次到我乡视察指导农业工作,乡党委、政府领导深入到我乡农业生产一线进行督促指导,为我乡旱作农业推广和发展给予了巨大支持。基于此,我乡农业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规模逐年扩大,效益不断提高。

二是资金支持是载体。农村群众特别是旱作农业区群众生活总体上都比较困难,生产资料购置能力普遍不足,发展规模旱作农业更是缺少资金,通过县乡两级整合资金、争取双联单位帮扶等方式,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和引导,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对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群众基础是关键。群众是农业生产的具体实践者。只有加强对群众的宣传讲解和效益对比,尽最大可能让群众见到农业新技术、新措施带来的好处,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使群众主动和愉快地接受农业新技术,接受政府的各项推广措施。

四是政府推动是动力。由于受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影响,每一项农业科技的推广起初阶段都比较艰难,都会经历宣传引导、逐步认知、普遍接受、进而大面积推广这样一个过程。这其中,政府的强力推动是一个必备的条件。

五是技术服务是保障。在旱作农业推广发展过程中,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对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进行专题培训,有利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发挥农业科技的综合效应。

六是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和种薯繁育基地。在村调运马铃薯微型薯进行连片种植,发展自己的良种和种薯繁育基地。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乡旱作农业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群众种植马铃薯积极性较高,县上统一供应的地膜满足不了需求,二是连片种植面积增大,超出部分给群众无法补助。

对此,我们将以这次督查为新的起点,查漏补缺,对旱作农业推广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确保覆膜质量,为旱作农业项目发挥最大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明年的工作打算

20xx年,我乡将紧抓“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一目标,继续深入推广旱作农业技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我们要紧紧抓住县上对我乡旱作农业区投入力度加大的机会,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步伐,将旱作农业生产转变为当地农民种植业增收的主要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种署质量管理,初步建成能够满足当地良种供应的繁育基地。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和种薯质量管理制度是马铃薯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健全的种薯繁育体系就很难大幅度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就不能保证马铃薯生产的持续发展。从马铃薯产业长远发展的观点看,必须通过从根本上建立自己的种薯繁育体系,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建立质量稳定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才能真正促进我乡马铃薯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二是继续加大推广力度,提高技术普及率。通过办班讲课、播放录像、办板报、搞观摩、开展田间现场培训、印发明白纸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培训形式,让技术培训活动走出“点”,面向“面”,切实提高马铃薯高产抗旱栽培技术的普及率。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篇3

一、攻施香蕉壮胎肥:

香蕉生长的各个阶段

A营养生长阶段B孕蕾阶段C抽蕾后

第一次断根攻施有机肥3—8公斤/株,缓效优质复合肥0.5—1公斤/株。第二次培土攻施速效稀土复合肥0.5—1公斤/株。第三次淋施有机水肥15公斤/株、二氢钾或钾宝1—2两/株。

二、香蕉(真菌性)病害的针对性防治措施:

黑疫病(低等疫霉菌引起)

大生M45600倍+安瑞克600倍或雷多米尔600倍。

黄斑型叶斑病(中等真菌引起)

大生富500倍+赛纳松(25%丙环唑)800—1000倍。

黑斑型叶斑端正和真菌性梢腐病(中高等到真菌引起)

大生富500倍+应得(24%脯苯唑)1000倍或信生(40%脯菌唑3000倍)。

大生富与大生M—45的效果是相同的,能同时防治低等和高等真菌400多种病害。

三、香蕉(细菌性)黄叶和梢腐病害的针对性防治措施:

应得1000倍或赛纳松1000倍+链霉素1包或医用链霉素1樽/30斤+大生M45600倍治疗。(细菌病害发生时伴随真菌病害同时发生)等病梢、病叶治好干枯后,才清理出园外。

四、香蕉病毒病和枯萎病的直接处理措施:

用草甘磷将病株注射死后,将病株控除清理就地焚埋。用石灰消毒。用52.25%农地乐1000倍或48%乐斯本800倍喷杀黑蚜。

五、香蕉卷叶虫、黑头虫、黑蚜、毒蛾、网蝽、红蜘蛛等香蕉叶面害虫

用52.25%农地乐1000倍或48%乐斯本800倍可一网打尽,成为海南众多香蕉基地的首选杀虫用药。

六、香蕉象鼻虫的防治措施:

15%乐斯本颗粒剂400—500克/亩,1:40拌砂或细土撤施于叶梢和蕉头。注意安全,请眼罩和口罩。

52.25%农地乐1000倍喷杀(已出现流胶,2—3天流胶变黑)

七、地下害虫(地老虎、线虫、根蛆、蛴螬)防治措施:

定植香蕉试管苗时,15%乐斯本颗粒剂500克/亩,1:30拌砂或细土撒施于苗头周围(不能接触幼苗)。

沤制鸡屎、猪屎等有机肥前,用15%乐斯本颗粒剂500克/吨,均匀撒于粪面后沤制,可有效将粪虫和其它地下害虫杀死。

48%乐斯本800倍+1.8阿维菌素1500倍淋根,2公斤水/株。

八、靓蕉条的果面喷施的组合配方|:

在断雷前和后蕉果用杀菌剂:

1、大生M45600倍

2、大生富400倍

3、应得1500倍

4、应得2000倍+大生富500倍

特别提醒:杀菌剂是影响蕉色的重要因素。应得和大生是培育油绿色蕉条的最好杀菌剂。

可混用的拉长丰满剂:金长绿、蕉长青、云大120、丙酰芸苔素内酯(20天持效增长)。

可混用的杀虫剂:普乐1000倍、农地乐1500倍、艾美乐3万倍、吡虫啉1500倍。不套袋的蕉园应每隔20天左右喷一次杀虫、杀菌剂。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篇4

20xx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根据川道产业开发以"群众主体、政府引导、扶持重点、实事办好"的原则和"因地制宜、做强特色、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我镇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食用菌种植、中药材种植和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农业农村工作亮点频现、精彩纷呈,农民居住、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基础地位明显加强,“三农”工作迈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一、基本情况

xx镇辖7个村民委员会20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214户4317人。春播农作物8600亩,以玉米、杂粮、中药材、食用菌为主,镇区内现有生猪养殖场1个,年出栏量1000余头,湖羊养殖场1个,年出栏量800余只,中蜂养殖主要以各合作社、养殖大户为主,中蜂现有2600箱,依托镇区内丰富的林区资源,采摘的蜂蜜品质优异,除此之外,大闸蟹、小龙虾特色水产养殖也是我镇的特色农业。

二、工作成效

(一)深耕传统农业,拓宽增收渠道。一是发展中蜂养殖。我镇辖区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为中蜂养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此我镇鼓励、支持各合作社、养殖大户、群众发展中蜂养殖,今年新发展中蜂500余箱;二是发展中药材种植。南峪口村河浦组种植金银花120亩、丹参100亩,全镇7个行政村种植苍术900亩,为我镇川道产业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购买玉米保险。为减少极端天气对玉米种植收入的影响,组织镇辖区农户购买玉米保险,在本年度雨水、霜冻等频发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及时跟进定损赔偿,减少了群众损失。四是加大灾后农业生产恢复。积极动员组织群众开展秋收抢收和水毁农田清理整地工作,给予农业受灾严重的297户716亩,按照每亩3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21.48万元,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同时,在秋收之前,通过广播、横幅等方式进行了广泛的秸秆综合利用动员宣传,由镇农业办派出专人推进全镇秸秆还田工作,玉米地秸秆还田率达96%以上。

(二)发展特色农业,优化产业结构。一是食用菌种植。南峪口村发展种植黑木耳、金木耳、平菇等食用菌,新发展菌棒4万棒;二是特色水产养殖。官庄村建成小龙虾、大闸蟹特色水产养殖基地,杜洛尾、西峪、索洛湾、南峪口等村群众也发展水产养殖,目前全镇鱼池占地210余亩;三是羊肚子菌种植。索洛湾村建设羊肚子菌智能温室大棚1个,占地5亩,经济效益十分突出。四是发展大棚种植。在南峪口村河浦组4个日光大棚试点种植绿皮水果萝卜,8个弓棚种植扬花萝卜,收益较好,进一步激发群众在农业产业中的创业动力。

(三)落实粮食生产责任,确保粮食产能稳定。按照“一稳两扩三调整”的总体思路,主要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统筹协调玉米病虫害防治、良种挑选、地膜玉米等因素,形成综合性全程绿色生产技术体系规程。一是玉米粘虫防治工作。今年7月,全镇玉米出现粘虫现象严重,为了确保玉米秋收,防治大规模减产,镇政府采用无人机对4300亩玉米统一喷药,确保高效、安全防治玉米粘虫。二是耕地“非粮化”治理工作。严格落实永久性基本农田、粮食功能生产区种粮属性,加强耕地“非粮化”监督管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配合做好各项违规占用耕地情况摸排整改,清理油松耕地500余亩,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增量。三是耕地补贴兑付工作。扎实开展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兑付工作,对全镇7个行政村508户玉米种植户发放实际种粮补贴72706元,对全镇7个村709户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294423.5元。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卫生改厕整村推进。在镇农业办精心组织安排下,现已全面完石头坡村、索洛湾村、西峪村、南峪口村、官庄村共计414户的改厕工作,并通过县级全部验收。在今年卫生改厕“回头看”过程中,对西峪20余户不达标的卫生厕所进行维修改造,现已全部可以正常使用;二是整治村庄人居环境。一方面是抓好公共场所环境的治理。全镇7个村党员活动阵地及文化广场全部做到设施摆放整齐,广场花园无垃圾,苗木无损毁,另一方面是抓好通村巷道环境的治理。动员7个村集中开展了土堆、柴堆、粪堆、建筑材料堆和垃圾堆的清理清运,共动用垃圾清运车、农用三轮车、铲车220余辆,对陈年垃圾、生活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做到了村庄巷道和农户房前屋后无“五堆”,院内干净卫生,累计清运垃圾500余方,各村普遍呈现出干净整洁的面貌。三是整治公路环境卫生。切实落实公路管护保洁“三位一体”职责,37名保洁员实行分段包干,坚持每日早7:30-9:30集中大扫除一次,对公路沿线视野范围内的白色垃圾、生活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全天巡查保洁,确保环境持续保持。同时,清理公路两侧树间杂草,确保了公路路面干净、两侧整洁和交通畅通安全。四是整治街道环境卫生。组织镇机关干部对双龙街进行拉网式整治12次,重点整治摊点乱摆乱放、摊位占道经营、门店乱泼脏水、街道乱贴广告、沿路乱倒垃圾等“五乱”现象,并与各商业餐饮门店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通过连续不间断整治,促使双龙街道形成了环境卫生有人管、环境乱象有人治,店面人员主动参与,相互协作的整治工作新格局,同时根据工作计划稳步推进双街老街道改造工程。

(五)助力农副产品销售,推动惠农政策落实。一是消费扶贫助增收。为引导群众购买扶贫产品,发放消费扶贫倡议书800余份,张贴横幅40余条,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支持社会各界人士以购代捐,联系驻地企业双龙煤业、鹏瑞商砼等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镇区年度消费扶贫累计销售20余万,为群众增加了收入,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二是落实特色产业补贴。根据县农业局统一安排,我镇农业办通过大喇叭、宣传车、宣传彩页等宣传《黄陵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办法》,对全镇种植、养殖、水产等符合补贴条件的55户进行产业验收,申请补贴金额382900.00元;对黛儿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市级合作社奖补资金3万元。

(六)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8月中下旬,根据县农业局《关于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信息报送的工作》文件要求,镇政府成立产改工作领导小组,利用三天时间对全镇7个行政村的产改资料进行检查,9月中旬全部整改到位。同时,分发统一表格统计村集体股东成员详细信息及宅基地和耕地面积亩数,为信息录入打好基础工作。邀请县农业局产改业务干部来双龙进行信息录入指导培训工作,确保每个产改录入信息员熟悉工作,10月中旬全面完成产改信息录入工作,为推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七)全力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建立现代化农业人才体系。围绕特色产业和农民素质教育,依托县农广校,举办线下线上培训班,年内举行4次特色产业技能培训班,突出抓好食用菌产业、生猪养殖、中蜂养殖、特色水产养殖等支柱产业技术培训。同时,依托各村组养殖大户,构建“土专家”+“洋教授”的现代化农业服务机制,全年到村开展技术服务指导12次,且组织全镇30名致富带头人参加县高素质农民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镇辖区群众的农业生产技术,保障全镇农业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总之,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专业部门的耐心指导下,我镇农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力争在明年的工作中,把农业生产工作做的更大、更强,以乡村振兴统揽“三农”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载体,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做好食用菌基地后期管理工作;大力发展各种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素质,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 着力做强乡村产业,整治提升人居环境,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加强改进乡村治理,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动全镇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迈上新台阶。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篇5

一、存在问题

1.缺乏专业性。缺乏专业人员,都是兼职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缺乏专业人员指导,都是老师们凭借自己的的经验,自学或向有经验的家长请教。

2.时间上不足。老师们都是兼职语数老师,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上都有限。

3.场地不足。学校场地有限,没有开展劳动教育的专门的场地,只能每个班在所发的花盆里进行劳动种植实践教育活动。

二、建议

1.与专业的种植机构联系或请种植方面专业的人员进行培训指导;

2.在楼顶开辟新的种植基地;

3.配备一名专职的劳动教育教师进行指导管理。

三、做法

1.从一年级班级建立开始,学校就分给每班30个大花盆,放到学校指定的“种植园”区域,四季轮种农作物,直至六年级毕业。

2.“种植园”实行责任包干制,全体学生互相协作,在共同承担劳动职责、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3.各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日常的培土、播种、捉虫、浇水、收获等劳动实践,通过绘画、征文、演讲、手抄报、实践活动记录卡进行记录和展现出来。

4.“采摘节”是蔬菜成熟时节举行的校园节日活动,是各年级劳动成果的大展示,它结合拍卖,所得款项由班主任进行安排,可以用来进行爱心捐赠,也可以用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5.“美味佳厨”是收获节举办的另一个活动,各班学生把采摘节上拍卖剩下的蔬菜或水果进行厨艺加工,做出各式各样的菜品或水果拼盘,展示孩子们家校劳动教育的成果,感受劳动的价值与丰收的快乐,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强化社会责任。

四、成效

1.成功的开辟出了一块有机土栽培基地。

2.分年段开发劳动教育校本教材。

3.挖掘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劳动教育资源。

4.探索劳动教育与其它学科的融入,构建劳动教育课程活动体系。

5.学生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达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篇6

20XX年我乡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三大目标,不断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大力发展喜凉性作物马铃薯,把其作为特色农业的重点与支柱进行培育,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

一、任务完成情况

1、种植任务完成情况。今年,全乡落实马铃薯种植2480亩。

2、产量任务完整情况。今年我乡马铃薯种植任务完成、栽培技术培训到位、病虫害防治做到了统防统治,今年单产较上年略有增产,共完成3648吨。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乡党委、政府将马铃薯种植作为20XX年全镇的工作重点和突破点,成立马铃薯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打造,重拳出击,确保任务全面落实,加大对马铃薯种植的支持和帮扶力度,保证政令畅通。

(二)加大投入。一是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协调银行对基地农户提供小额低息贷款,支持马铃薯发展,创新机制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马铃薯生产中来。二是引导马铃薯产业的建设,特别是金马淀粉等几家粉厂的扩大经营。

(三)增强培训。在马铃薯的各个技术环节都有综合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都召开培训会,使种植户都明白优质马铃薯的种植技术。

(四)大力推进我乡优质马铃薯的发展。

1、大力推进种薯良种化。全乡都种由县农业局提供的优良品种。

2、大力推进种植规模化。在各个村都要求集中种植。

3、大力推进生产标准化。要求全乡标准化种植面积到80%以上。

4、大力推进经营产业化。主要以金马淀粉厂等几家淀粉厂为主,加大马铃薯的收购、制粉及销售。

三、严格考核

实行阶段考核和经常督促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和单项考核相结合,加大考核力度,凡按期或提前完成目标任务的,乡政府予以表彰,对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想政府将根据责任大小取消相关人及单位年度评先、评优等,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篇7

一、工业成果

(一)九三百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xx年把高科技项目大豆深加工作为百爱科技确定的发展项目,该公司投入5000万元资金进行饮料及新产品的研发和建设3384平方米的PPC生产车间。

(二)黑龙江省久瑞烘干厂。加快农垦久瑞公司投资500万元,日处理净粮300吨的烘干厂建设进度,保证在8月20日前投入使用。年产值190万,年利润30万。

(三)黑龙江省农垦九三荣军砖厂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主要生产销售红砖,年可生产红砖700万块,可创产值245万元,年利润20万元,提供岗位66余人。

(四)万寿菊种植加工项目。青冈的鑫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建设厂房和提供种籽,我场提供土地进行万寿菊的种植。现在,万寿菊加工厂正在紧张施工中,7月中旬可以进行试生产。

(五)环保项目碳棒加工是九三中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设的利用秸秆和牲畜的粪便进行碳棒加工项目,年产量1万吨,该项目6月20日已开始试生产。

二、棚菜基地建设项目,这是农场确定的未来几年的重点发展项目,今年,将完成百栋大棚建设,目前,6栋暖棚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冷棚及其它附属工程将在7月底结束。目前已经有10余种棚菜上市销售。

荣军农场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始建于20xx年,于20xx年12月完成有机认证,重点打造“郝大爷”和“荣军第一犁”两个品牌。在技术上,由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专家团队提供支撑和保障。在品种定位上,优先选择和引进新、奇、特品种,打有机牌,做到精投入、高收入。在产品销售上,重点满足“两直”(农场场直、局直)地区的菜篮子,辐射周边区域的蔬菜供应。

荣军农场绿色有机蔬菜基地,重点分以下几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在20xx年动工至20xx年末,建设暖棚2栋,冷棚20栋,已经投入使用;20xx年进行第二阶段施工,目前已建设多功能暖棚1栋,普通暖棚6栋,其它配套工程有8000平方米的晒水池、890延长米的园区道路建设、1000延长米的供电线路,冷库1座、冷棚58栋。至20xx年末,达到数量100栋规模;第三阶段为20xx年至20xx年,工程全部完工后,形成1000栋棚菜规模。增加职工就业500人,实现职工增收500万元。

三、种植业

20xx年农场种植马铃薯12067.6亩,甜菜7802.5亩,青贮14330亩,红小豆4603.5亩,万寿菊2100亩,矮高粱901.5亩。

四、畜牧业

荣军农场现有奶牛存栏8894头,肉牛48头,生猪7758头,其中可繁母猪638头,兔530只,狐貉300只,禽类4.93万只,上交鲜奶4734吨,羊毛20.35吨,蛋91吨,畜牧总产值3727万元,纯收入1969万元。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篇8

今年,本人负责农技指导的科技示范户是上杭县临城镇水西村、宫桥村、富古村、西郊村、西坡村的7户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种植水平较高的农户,根据入户调查统计:总人口32人,劳力14人,总耕地156亩,每户辐射带动周围农户20户,共辐射带动农户200户;10户科技示范户有5户种植水稻,5户种植大棚蔬菜及水果。作为一位技术指导员,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下乡,认真指导科技示范户和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本人所指导的10户示范户,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接受、学习能力较强的农户。示范户主要围绕水稻及大棚蔬菜种植进行集中培训、入户指导、实地解决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水稻主推品种包括T优2155、全优2689、特优716、宜优673,主推技术包括旱育秧、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防等;蔬菜主推品种有花椰菜、芥菜、菜椒、甜豆等,主推技术包括无公害、反季节栽培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等。为了让农户更好的了解这些新技术、新品种,本人将每一项新品种、新技术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分类介绍、装订成册,并发放给每一位农户。

三、田间技术指导,预防病虫害。

在空闲的时间,我都会到农户的田里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农户传授主要的病虫害的发病表现、防治方法。

四、及时沟通,了解种植情况。

在初期进行示范户情况摸底调查的时候,就将自己的.电话向科技示范户公开,方便示范户随时咨询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通过电话联系,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隐患都解决在萌芽之中,及时地为科技示范户在生产中排忧解难;自己也会定期联系示范户,询问种植情况。

五、及时测产,统计收成。

农户收获的时候,积极组织测产。根据统计,水稻种植示范户及其辐射带动的农户水稻亩产为1362斤/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个百分点,相较于普通农户水稻亩产要多两百余斤。蔬菜种植户的年产总值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个百分点。

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计划。

示范户传统种植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学习生产积极行不高,生产新技术掌握不够;因为自己是第一次做农技指导员,在很多方面都没有经验,在今后的工作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多参加一些培训,以便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用更多的业务知识来为农民服务。继续做好下一年的科技入户工作,多宣传,多指导,让农户更好的认识科技推广的重要性。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篇9

20XX年,农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在省农垦局、市农业局的坚强领导下,围绕科技兴农,强化措施,确保粮食安全,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全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建设得以稳步发展,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为20XX年工作夯实了基础。

一、20XX年经营情况

1、20XX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场小麦、玉米播种面积1.2万亩,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5940吨,同比下降6.8%,其中小麦2700吨,玉米3240吨,实现了粮食丰收,农场全年营业收入1218万元,全场共缴纳各种税金3.5万元。全年费用支出1238万元。

2、20XX年全年上交职工养老保险费248.6万元,其中职工个人负担71万元,全年上交职工及退休职工医疗保险费123万元,其中个人负担18.3万元,全年实现经营利润-20万元,亏损主要原因:上交职工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增长比例提高是亏损的主要原因。

3、20XX年工作的重点,年初领导班子针对农场现状并结合全场实际情况,对全场的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和安排。转变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全场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全年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危房改造工程进展情况

20XX年农场危房改造任务是集中新建101户(套)住宅楼,计划总投资136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176万元,因整治建筑市场,农场危房改造工程20XX年未能及时开工建设,目前农场正在配合徐水区各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积极进行整改,按照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规范完善各项手续,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20XX年危房改造工程顺利进行。

三、做好国家两补工作

20XX年,农场共发放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及良种补贴49.7万元,平均每亩85.92元,由于农场严格把关,依政策规定办事,透明度高,因此几年来,两补工作进展顺利。

四、配合当地政府治理环境污染工作

积极配合徐水区环保局治理大气污染工作,环境治理行动,农场将两吨水暖燃煤锅炉一次性拆除,改用天然气取暖,同时配合徐水区政府牵头协调职中高速引线路改造拓宽工作,多次给职工做工作,多次协调,调换土地达成一致做了大量工作。

五、服务家庭农场改善民生

农场六分场职工家属多年来生活用水受当地企业影响,水质一直不好,对职工家属身体健康不益,经农场总场管理人员商量决定,打300米深水井一眼,总投资78951元,改善人民吃水的老大难问题,深水井打成后,水质清、水质好,得到了职工家属的一致好评,同时总场投资给分场整修水泥路300米,多年来一直是土砖路,高洼不平,自从水泥路修好后,职工们出行一路畅通,赢得大家满意赞成。

六、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农场将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保障改善民生这一主线,以发展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目标,多措并举,不断创新,有所突破,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七、总体布局和目标

20XX年首先继续做好小麦良繁基地建设,引进优良品种并在种子生产过程中严把质量关,提高知名度,建立良好的市场信誉。继续做好良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加大进行节水灌溉三期工程。搞好危房改造工作,20XX年农场危房改造任务101户(套),争取提前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20XX年农场力争在20XX年的基础上,利税双超。深入开展“双想”活动,提高安全意识,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管理、重实效”的要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使全场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让我们在省农垦局,市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发扬农垦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作风,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农场而努力奋斗!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篇10

五年来本人为了确保我乡农业大乡的地位,在县农业局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庄子村、核桃村等走村窜户,到田间地角和广大人民群众交心谈心、共同探讨核桃稼接,马铃署新品改良,花椒钻心虫防治技术等,在累中出成绩在苦中出实效。围绕农村和农业中的工作重点、难点开展好自身工作,宣传好党的各项农村改革政策,发展好乡村经济,进一步为全乡农业和农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依靠科技,抓好科技兴农。现将本人所开展的农技和其他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领会党的各项政策实质,加强业务学习。

作为乡农技员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各项农村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好农村有关惠农政策,从多方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同时,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深钻农技业务知识,与农民朋友打成一片。

二、立足本职,切实搞好农技推广工作。

强化技术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监管长效机制。具体注重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注重参谋服务。针对各个关键农事- 1 -季节,及时到庄子,核桃,木耳下村入户,深入到田头地边进行调研,并形成详实的文字材料给乡领导汇报,供领导参考决策。二是注重技术指导。培训各村农户389人次,重点加大对木耳村20xx亩的马铃薯新品改良,对核桃村80000株核桃进行稼接,大川毫村30000株本地梨进行新品改良。三是注重病虫防治。20xx年至今共到核桃村、木耳村、大川毫村进行了各2次花椒树的钻心虫杀灭工作,并进行了10多次防治工作。每年不少于3次到庄子村和核桃村巡查稻瘟病的发病情况,指导农户防治。近五年全乡基本没有出现农作物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和蔓延的情况。

农业科技培训力图创新,注重实效实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利用庄子村和核桃村的党员远程教育系统为种植户进行了13次种植技术培训。讲课方式上由过去的照本宣科,改变为以座谈的`形式,由农民提问的方式,农民需要什么讲什么,注重了实际和实用。强化了生产季节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和现场指导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蔬菜、玉米制种、地膜覆盖,核桃苗、花椒苗,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等技术已被大部分群众所接受,通过这些工作,增强了群众的科技意识。为党的科技富民政策提供了技术保障。

积极主动地为全乡农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作为联合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农村人口多,知识较低,农村中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为此,本人身为农技员,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每年的农忙季节从县上购回良种和农药服务到村组。全乡推广各种良种5600公斤,调运各种农用肥料1500余吨,农药农膜5600公斤。指导农户抓好大春和小春生产的田间管理,为全乡的粮食增产。加强组织纪律和工作联系。加强组织纪律性,服从工作安排。及时汇报工作,按时上报各种材料、报表和数据积极参加乡里的中心工作,按时完成乡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投入不足,农枝站所面临的经济压力较大,工作难以开展。

二是基地建设规模不大,标准不高,效益不显著,优良品种的推广速度慢。

三是农业执法难度大,执行难以到位,由于生产农户认识不足,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四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够健全,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制约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五信息不灵。群众种什么、种多少,还带有盲目性和从众心理。

六知识更新慢,结构单一,影响了服务工作的开展。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加强自身学习。创造性的利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机会,加快知识更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技术工作的要求,扎实搞好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2、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大力加强对庄子村水稻和小麦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的培训。大力发展核桃村的本地核桃品种改良。增加木耳村的马铃薯品种改良面积。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和风险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自觉投身于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之中。

3、坚持走“稳粮、调经、开发特色产业”的路子,来发展农业。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篇11

20xx年以来,农业服务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工,围绕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现将20xx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作

始终以农技和农技推广工作为中心,抓好我镇的粮食生产,重点以水稻、玉米等大春粮食作物为主。利用板报、培训会等形式发放宣传资料1500份,大力推广水稻强化栽培,玉米地膜覆盖等技术共3000余亩。以点带面,突出重点,搞好试验示范,在三溪村1组新引进新品种胭脂脆桃栽培示范片10余亩,目前初见成效,并利用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今年在关坪村实施胭脂脆桃栽培100余亩,目前已经完成桃苗的选定工作,即将组织实施栽培。在黄龙村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茶叶项目150亩。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实施任务68口小粮仓,在泥河村实施35口,茨湾村3口,胜利村10口,石桥村7口,关坪村13口,目前全面完成。今年可谓风调雨顺,农作物长势总体较好,为保持我镇的粮食持续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础设施建设

改建仁厚村5组花园公路0.9公里已全面完成;沐武路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预计今年11月将动工建设;黄龙村1公里机耕道建设项目正在实施。

全镇4个村申报实施财政奖补项目,其中有泥河村汰子沟路硬化1.5公里,茨湾村花坝路硬化1公里,阳雀村秧旗路硬化1公里,仁厚村湾埂路新建泥碎石路1公里。目前正在实施,预计11月全面完成。

农村沼气池建设:完成了20xx年沼气池建设73口的资金补助兑现工作;20xx金王寺水库库周分散住户沼气池建设任务110口,目前全面启动建设,现已完成20口,预计12月20日前全面完成。

三、农业综合补贴和农业保险工作

为把我镇各类农业政策性补贴落到实处,今年,会同财政、农业局等部门完成了水稻、玉米、油菜等面积核实上报工作,以及其资金的核算、上报及兑现,完成粮食直补面积21937.9亩,农资综合补贴面积21937.9亩的兑现工作。完成20xx良种补贴面积核实上报工作,其中水稻8961.8亩,玉米10801.2亩,油菜1666.5亩。完成水稻20xx年受灾赔付工作,并完成所赔农业保险农户承担部分的保险费2295.92元的征收工作,有效地降低农民的损失。政策性农房保险目标任务4580户,完成了2179户。

四、教育培训工作

按照全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安排,结合我镇的实际,突出重点、攻克难关,完成各类教育培训工作。目前,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150人,现已完成170人;培训新型农民任务70人,现已完成80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4000人,现已完成4400人。我中心人员,分批次参加了市、县级举办的培训和网上学习,通过学习培训,使大家丰富了专业知识,提高了技术水平,为我镇今后更好地开展农业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

为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打击假药农资产品,确保我镇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积极配合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对我镇化肥、种子、农药、危机品销售网点进行监管,对抽查不合格的农资产品及时报告县级有关职能部门处理,从而确保了我镇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和农资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六、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农用车、拖拉机是我镇道路交通工作的隐患,我镇现有农用车、拖拉机共计83辆,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今年,服务中心抽调人员,协助县农机、交通运管部门在主要村级公路开展三无车辆的排查,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我镇未参加年审的车辆停运,由村(社区)干部负责通知车主及时到车管部门办理年检手续。

总之,农业服务中心20xx年相关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无论是业务工作,还是中心工作都是务实的,成绩是显著的,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加努力工作,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篇12

从20XX年7月份开始,我来到金光农场工作差不多有半年了,试用期也即将结束,在这半年里,自己努力了不少,也进步了不少。从进入农场开始,我就抱着虚心的学习态度对待工作,了解我们农场的系统结构,主动和同事沟通,交流,从中学习也学习他们的好的工作经验,努力融入到我们金光农场当中。同时,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自己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现在对我这半年来的工作做一下总结:

这半年里,我是在xx农场农业试验站进行测土配方土壤化验工作。在这期间,我主要参与土壤有效磷,土壤有效硼,和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化验工作,负责《引进甘蔗新品种筛选》的大田试验工作,以及参与项目相关的“3414”试验,国家甘蔗产业体系等项目的大田试验调查工作。在大田调查工作中,每个月按项目的要求对相关的甘蔗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在化验工作上,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3000多个土壤的土壤有效磷的化验工作。在完成土壤有效磷的化验后的一个月里,经过和同事们的不断摸索和尝试,加之得到同项目线的同行们和广西区土肥站的领导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从中学习到别人的宝贵经验,经过努力目前已经探索出我们化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方式方法。

目前我们也已经开始着手糖料甘蔗糖分分析的化验准备工作,准备对我们所承担的项目中需要进行糖分分析的项目进行甘蔗糖分分析的化验。

过去的半年里,在工作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进入农场以来,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加上自己在实习期间积累的一些经验,我很快熟悉和掌握本岗位工作的要求及技巧,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土壤化验工作,严格按照化验室的规章制度和要求进行工作,在工作中精益求精。

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地去提高完善自己,在过去掌握的基础上对化验的相关知识进行重新学习,增强自己在土壤化验当中需要到的专业知识,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工作当中需要加强的地方,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得到逐步的提高,使自身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为试验站的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这期间,我也发现我在工作中其他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应该克服好在工作中急躁的情绪,加强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学习,关于这些,我也在工作中不断地去改善自己。

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将更加勤奋地工作,刻苦地学习,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各种工作技能,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对待、工作,为金光农场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一定努力打开一个工作新局面。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篇13

一年来,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提高理论素养,积极参加各种技术培训,努力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真正做到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

一、发挥技术优势,做好技术指导。

(1)围绕各项惠农项目实施,按县、场规定,领会文件精神,技术服务到位。按科技入户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要求,深入农户和田间指导科技示范户,要求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20个农户,共同落实技术措施,促进生产水平提升,产量得到逐步提高。示范户小麦单产550公斤,玉米530公斤。辐射户小麦单产530公斤,玉米500公斤。

(2)根据小麦良补和高产攻关布置,重点推广四大技术,玉米振兴计划重点推广一增四改技术。

(3)配方施肥进展顺利,小麦达到3万亩,玉米达到6000亩,节约成本,深得农户欢迎。

二、统筹兼顾,做好林业、水利和农机工作。

(1)做好林业规划和整地挖穴、春季植树等工作,及时防治草履蚧。

(2)针对去年年底大旱的情况,按上级要求做好水利基本情况调查和规划,做好抗旱和冬修工作,疏浚炮台沟、马井沟、东孙沟等。逐步改善水利设施状况,为旱涝保收打下基础。

(3)及时对年初抗旱机械补贴进行宣传,提供方便,为迅速解决旱情提供帮助,组织机械作业,促进农机富民进程,做好大型农机补贴的宣传与实际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加强协调,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1)为组织各种会议、现场提供服务,当好参谋,为地方党委献计献策。

(2)服从领导听指挥,除完成县农委下达的各项任务外,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其它工作。

(3)融入地方大家庭中,使领导有认识,群众有感觉,自我有发现,科学把握自己的位置、态度、方法,真正做到谦虚谨慎,一步一个脚印,工作稳妥推进,让领导和群众放心,让自己有信心。

四、20xx年计划

1、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和服务能力,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农业动态、当前形势,做到不糊涂。不断参加技术培训,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做到有能力服务。

2、做好惠农项目实施,让广大干群认识到项目带来的效益,自觉按要求去办,公开、公平、公正,不出事,逐年进行结构调整,扩大规模经营,提高效益。

3、及时调查,及时汇报,继续当好参谋,搞好团结和协调。

五、建议

1、建议上级加大农机补贴力度,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在技术上解决玉米机收损失大的`难题,加大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工作经费补贴,满足各种事项要求,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2、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示范等,及时筛选好品种,推广傻瓜式技术,让群众易于掌握。

3、加大林业项目扶持,为搞好林业病虫害防治打下基础;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确保旱涝保收。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篇14

20xx年是xx市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第四年,自这项工程实施以来,对稳定我镇粮食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也是探索创新农技推广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东沙河镇的农业科技入户指导员,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一年来,本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我镇粮食生产能力的指导思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自开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以来,积极参加农技站聘请的小麦专家给科技入户指导员讲课活动,认真做好笔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自己指导示范户的能力。

二、发放良种补贴及相关材料,并搞好培训。

向科技示范户发放济麦22小麦良种;认真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中的技术指导方案及各月的农事安排;向科技示范户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方便农户关于技术难题的咨询;进村入户,了解科技示范户的基本情况及所需的技术。

三、深入调查作好记录。

通过进村入户并与示范户亲切交谈,了解其基本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方案。在小麦播种期、出苗期、穗期等小麦生产管理关键期深入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地块进行调查和记录。

四、树立典型户。

为进一步展示小麦高产潜力、探索高产途径、树立高产样板、最大限度地提高小麦的单产水平,建立高产栽培模式和技术体系。逐一走访科技示范户,深入调查,对20户科技示范户进行筛选,最后确定东小宫村示范户李伟的示范地块为高产典型,该地块种植面积6亩,肥力肥沃,种植品种为潍麦8号,有水浇条件,并为其制定详细的高产实施方案。收获时,该地块小麦产量明显高于其他示范户。

基地种植管理人员工作总结 篇15

20xx年是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在安溪县开展的第二年,在县农业与茶果局的领导和安排下,本人积极投身于这项惠民工程中,在这项活动中,以普及茶叶生产科技知识,提高茶农素质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生态茶园建设、空调炒制茶叶,机械化采茶为重点,以农民满意为标准,认真制定技术指导方案。自今年1月份至今,集中召集科技示范户培训活动4次,每户平均上门指导服务12次以上,每个示范户带动周边20户,取得较好效益,使示范推广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一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全国农技体系推广示范县建设项目是一项贯彻党的各项政策、方针、集中向全民普及科技知识的一项惠民工程。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茶叶推广特点,筛选了一线工作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员作为入户指导员,与示范户签订合同,直接把科学技术送到茶农手中,我能当选为技术指导员,既感到荣幸,也感到责任重大。

二、加强培训,推广技术

开展科技培训是农技示范推广的重要内容,也是加速科技成果较化和提高茶农素质的主要途径,在培训内容上,我们根据项目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重点以生态茶园建设,空调制茶,机械化采茶,茶园管理,茶树病虫害防治等作为主要培训内容,在培训形式上,我们采用理论讲解,实地参观,现场操作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力求群众易懂,易接受,易掌握。

三、深入农户,现场服务

在本项目开展过程中,我们既注重理论培训,又联系实际,开展现场指导。在茶树发生病虫害期间,我们密切关注动态,只要接到病情报告,立即赶赴现场诊断,提高防治方案,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